时间: 2025-04-25 13: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04:29
成语“启聩振聋”由四个字组成,其中“启”意为打开、开启;“聩”指耳朵聋;“振”有振动、激励的意思;“聋”则是指听不见。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开启耳聋,振动耳朵”,比喻用启发和激励的方式让人明白道理或领悟真相。基本含义上,它强调通过教育或启示,使人们从无知或闭塞中觉醒。
“启聩振聋”出自《庄子·外物》,文中提到“夫聋者,非无耳;聩者,非无目”,意在说明人们的感知能力并不缺失,而是由于心灵的麻木或无知,导致无法领悟。在古代哲学中,这个成语反映了对人类认知的关注,强调启发的必要性。
“启聩振聋”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和启发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成语“启聩振聋”不仅强调了知识的传播和启发的重要性,还反映了人们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无知的厌恶。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这个成语依然适用,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接受新知识。
“启聩振聋”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励我在面对困惑时思考和探索。它让我联想到成长的过程,尤其是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如何通过学*和反思来提升自我。
在我的学生活中,有一次因为对某个学科的误解而感到沮丧,后来通过老师的启发和自己的努力,我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启聩振聋”的价值,也让我更加重视与他人的交流和学。
在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个年轻的书生,他常常埋头苦读,却对人生的真谛一无所知。一位智者来到村庄,见他如此,便对他说:“小子,启聩振聋,书本之外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书生跟随智者游历四方,最终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在英语中,“启发”可以用“enlighten”来表达,意指使某人获得新的理解或知识。虽然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知识传播和思维启发的重要性。
通过对“启聩振聋”的学,我认识到启发和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提醒我在学和交流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思考,勇于接受新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灵活运用成语不仅能提升表达的准确性,也能丰富语言的文化内涵。
居德善俗,启聩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说。
《清史稿·文苑传二·赵翼》:“翼以博学启聩振聋,为世所宗。”
《清史稿·文苑传一·纪昀》:“昀以博学启聩振聋,为世所重。”
《明史·文苑传二·杨慎》:“慎以博学启聩振聋,为世所宗。”
《宋史·文苑传六·黄庭坚》:“庭坚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黄苏’,然庭坚之诗深得风雅之旨,自成一家,启聩振聋,为后学所宗。”
《晋书·王导传》:“导以经术启聩振聋,为世所重。”
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