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1:20
成语“比肩连袂”字面意思是比肩而立,携手同行,形容人们并肩而行,关系密切,通常用于形容志同道合的人或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
“比肩连袂”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后汉书》。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中成就相近、彼此扶持的人。历史上,这种并肩而立的场景常常出现在描述士人、友人或同道中的关系,强调彼此的支持与共鸣。
“比肩连袂”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比肩连袂”体现了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尤其在传统的儒家文化中,强调朋友之间的互助与支持。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适用,尤其在团队合作、社交活动中,强调共同目标与协作的重要性。
“比肩连袂”给人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力量的结合,象征着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理想。这种意象让人联想到团结的力量,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在大学时期曾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我们在共同的目标下比肩连袂,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也主动寻求与他人的合作。
在一个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兼程的路上,我们比肩连袂,心中梦想如星辰,照亮前行的旅程。”
在英语中,与“比肩连袂”相似的表达是“shoulder to shoulder”,同样也传达了团结合作的意义。在西方文化中,这种表达同样常用于强调团队精神和共同奋斗,体现出人类对合作的普遍认同。
通过对“比肩连袂”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表达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在沟通中更加注重团队合作与人际关系的维护。它提醒我在生活中珍惜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追求目标。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游恒山日记》;“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
《明史·徐达传》:“徐达与常遇春比肩连袂,共平天下。”
《宋史·岳飞传》:“岳飞与韩世忠比肩连袂,共御外侮。”
《晋书·王导传》:“导与庾亮比肩连袂,共辅晋室。”
《后汉书·班超传》:“超与张骞比肩连袂,俱为西域都护。”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项羽比肩连袂,共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