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0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1:03
成语“比肩系踵”的字面意思是“肩并肩,脚跟相连”,形容人或事物并排而立,紧密相连。其基本含义是指人数众多,排列得非常紧密,通常用来形容人群或事物的聚集状态。
“比肩系踵”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年》,原文是“比肩接踵”,意思是人们并肩而立,脚跟相接。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们在特定场合下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该成语可以应用于多种场景,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比肩系踵不仅仅是描述人多的状态,也体现了人们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这样的团结在许多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都能看到。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大型活动、中,这样的场景依然常见,反映了人们对共同经历的渴望。
“比肩系踵”给人一种热闹、繁忙的感觉,常常联想到节日庆典、集体活动等场景。它使我想到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人们在一起时所产生的亲密感和归属感。
在一次音乐节上,我和朋友们挤在人群中,大家比肩系踵,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这一场景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也让我更加珍惜与朋友们共同度过的时光。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用“比肩系踵”来描绘一个热闹的场景:
灯火辉煌夜未央,
人声鼎沸乐无疆。
比肩系踵共欢笑,
心手相连共此场。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houlder to shoulder”,意指肩并肩,通常用于形容团结、共同奋斗的场合。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意思往往是相似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团结。
通过对成语“比肩系踵”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际关系和集体意识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在交流中更能传达情感与意境。这一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也让我体会到人群聚集时的热情与活力,是语言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之取人,未试而遽迁,务进徼幸,比肩系踵。
《宋史·岳飞传》:“飞乃上疏曰:‘臣比肩系踵,愿得精兵五千人。’”
《晋书·王导传》:“导乃上疏曰:‘臣比肩系踵,愿得精兵五千人。’”
《后汉书·班超传》:“超乃上疏请兵曰:‘臣比肩系踵,愿得精兵五千人。’”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下诏曰:‘比肩系踵,以赴国难。’”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引兵而东,比肩系踵,至于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