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4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1:41:01
成语“比肩皆是”的字面意思是“肩并肩地都是”,引申义是形容人或事物数量众多,彼此相仿,或是竞争激烈、实力相当。常用来描述某一领域内的人才、事物或成就的普遍存在,强调竞争的白热化。
“比肩皆是”这一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其结构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学中对数量和相似性的描写。比肩,字面意义是肩膀相靠,常用于形容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或竞争关系。该成语强调了数量的庞大与相似性,可能与古代士人对人才的推崇有关。
该成语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场合: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科技、商业、艺术等领域,优秀的人才比肩皆是,意味着竞争的加剧。这一成语在现代职场中尤为适用,提醒人们在面对众多竞争者时要不断提升自我,以便在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比肩皆是”让我联想到一种竞争的紧迫感,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自我提升的渴望。这种情感反映了对成功的追求以及在众多优秀人才面前的压力,促使我们不断努力前行。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常常感受到“比肩皆是”的压力。例如,在大学时,班级中有许多优秀的同学,大家的成绩都非常接近,这让我感受到竞争的激烈,激发我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表现。
在一首关于奋斗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奔跑在知识的海洋,
人才比肩皆是,
竞争如潮水涌来,
只愿乘风破浪,
在这浩瀚中留名。
在英语中,类似表达可以是“a dime a dozen”,意指某种事物非常普遍,质量也不一定高。这也反映了在某些文化中对人才和竞争的看法,强调数量而非质量。
通过对“比肩皆是”的学习,我深刻理解到在现代社会中,优秀的竞争者随处可见,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挑战,也是一种激励。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这一成语让我更加注重自身的提升和发展,以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
然雅达通博,不代而生;浮学守株,比肩皆是。
《宋史·岳飞传》:“飞自以与韩世忠比肩皆是,欲并力破敌。”
《晋书·王导传》:“导自以与元帝比肩皆是,故深得信任。”
《后汉书·班超传》:“超自以与兄固比肩皆是,欲有所为。”
《汉书·王莽传》:“莽自以为与周公比肩皆是,故号曰‘新都侯’。”
《史记·项羽本纪》:“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比肩皆是,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