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3:55:29
“俯拾皆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低头捡起来的东西都是”,引申为到处都是,形容某种事物非常普遍,数量很多,随处可见。它常用来形容某种资源、材料或机会的丰富。
该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王莽传》中的“俯拾皆是”一词,原句为“今之田舍,俯拾皆是”。王莽时期,土地贫瘠,但在一些地方仍有丰富的资源可供收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和资源的分布状况。
“俯拾皆是”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俯拾皆是”在文化中常常用来描绘自然资源的丰富或机会的多样,反映了社会对资源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这一成语依然适用,许多资源和机会都变得更加易于获取。
使用“俯拾皆是”时,常常会联想到丰饶、机遇和便利等积极的情感。它让我感受到在某些领域只要努力,就能轻易获取所需的资源和机会,这种感觉鼓舞人心。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常常能体会到“俯拾皆是”的含义。例如,在互联网时代,学资源和信息非常丰富,任何人只要愿意去探索,就能找到许多有用的资料和机会。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俯拾皆是”:
春风拂柳水悠悠,
花间野果俯拾皆是。
岁月如歌何所求,
知足常乐心自宁。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opportunities abound”,意为机会丰富。虽然两者都传达了资源丰富的概念,但“俯拾皆是”更强调随处可见的自然状态,而英语表达则更侧重于机会的存在。
“俯拾皆是”这个成语让我深刻理解到在生活中,许多资源与机会都在我们身边,只需我们用心去发现和把握。它在语言学*中丰富了我的表达,使我能够更生动地描述事物的丰富性和可得性。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松树林里,松果密密麻麻落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