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4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8:19
“压肩迭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们肩膀相互挤压、背部重叠,形象地描绘了人多拥挤的情景。基本含义是指人群密集,挤得很近,通常用于形容人多喧哗、拥堵的场面。
“压肩迭背”最早见于《史记·平原君赵佗》,描述的是古代人群拥挤的情形。成语中的“压肩”表示肩膀相互挤压,体现出人多的状态;“迭背”则表示背部重叠,进一步强调了拥挤的程度。该成语常用来形容交通、市场等场所的人流密集。
这个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节庆和市场是重要的社交场所,“压肩迭背”的场面常常体现了人们的热情和生活的繁忙。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人流密集的场景越来越普遍,反映了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与高密度。
“压肩迭背”这个成语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拥挤与无奈,同时也可能联想到热闹和繁荣。它可以引发对城市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繁忙生活的无奈,也有对人情味的渴望。
在一次节日庆典中,我亲身体会到了“压肩迭背”的情景。当时,我和朋友们走进一个热闹的市场,四周都是人流不断,无法移动。尽管拥挤,但那种热闹的氛围让我感到兴奋,也让我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节日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小镇,街道两旁的摊位上琳琅满目,游客们压肩迭背,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聚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crowded”,用来形容拥挤的场景。这种表达虽然没有成语的韵味,但在功能上是相似的,都是用来描述人多的情形。然而,英语中未必能传达出“压肩迭背”所蕴含的文化和情感内涵。
“压肩迭背”不仅是一个描述拥挤的成语,它还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在语言学*中,理解并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表达的生动性。
江州府看的人,真乃压肩迭背,何止一二千人。
《金瓶梅》第五十九回:“西门庆听见孩子没气了,睁睁的把两只眼看着金莲,半日说不出话来。那李瓶儿唬的魂也没了,疾忙走来,抱起孩子,那孩子在他娘怀里,把嘴一口口搐气儿。西门庆走归前边,忙问月娘:‘孩子怎的?’月娘道:‘他只说胸口内有些刺痛,我使他使钱痰火家来看,说道:‘不妨事,吃下痰去就好了。’不想灌下药去,大嚷了一阵,就没了气儿。’”
《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方六老爷行了一回礼,拘束狠了,宽去了纱帽圆领,换了方巾便服,在阁上廊沿间徘徊徘徊。便有一个卖花牙婆,姓权,大着一双脚,走上阁来,哈哈笑道:‘我来看老太太入祠!’方六老爷笑容可掬,同他站在一处,伏在栏杆上看执事。方六老爷拿手一宗一宗的指着说与他听。权卖婆一手扶着栏杆,一手拉开裤腰捉虱子,捉着,一个一个往嘴里送。”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玄德见孙夫人房中两边枪刀森列,侍婢皆佩剑,不觉失色;管家婆进曰:‘贵人休得惊惧: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尔如此。’玄德曰:‘非夫人所观之事,吾甚心安,可命暂去。’管家婆禀覆孙夫人曰:‘房中摆列兵器,娇客不安,今且去之。’孙夫人笑曰:‘厮杀半生,尚惧兵器乎!’命尽撤去,令侍婢解剑服侍。当夜玄德与孙夫人成亲,两情欢洽。玄德又将金帛散给侍婢,以买其心,先教孙乾回荆州报喜。自此连日饮酒。国太十分爱敬。”
《水浒传》第十回:“众多好汉看剿李鬼时,只见黑旋风李逵压肩迭背,闹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