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2:08:41
“投袂援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为“投掷衣袖,援起武器”。它通常用来形容在危急时刻,勇敢地投入战斗或奋起反抗,体现出一种英勇无畏的精神。
“投袂援戈”出自《后汉书·王允传》。王允在面对权臣的压迫时,勇敢地反抗,表现出一种英雄气概,成语由此引申为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奋起反抗的意思。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在**文化中,勇气和英勇是被高度赞扬的品质。“投袂援戈”不仅反映了古代战士的豪情,也适用于现代社会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所需的勇气与拼搏精神。在现代社会,这种勇敢的精神依然被视为一种值得追求的品质。
“投袂援戈”给人一种激昂和振奋的感觉,充满了勇敢和决心的情绪。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是在现代社会中那些勇于抗争、不屈不挠的形象。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重大挑战。虽然困难重重,但团队成员在关键时刻投袂援戈,通力协作,最终克服了困难。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集体勇气的重要性。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描写一个小村庄的村民在外敌入侵时,勇敢地投袂援戈,团结一心,保卫自己的家园。通过他们的团结与勇气,最终打败了敌人,捍卫了家园。
在西方文化中,与“投袂援戈”相似的表达可以是“to rise to the occasion”,意指在困难时刻迎难而上。这两种表达都反映了勇敢和积极面对挑战的精神,但在具体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上存在差异。
通过对“投袂援戈”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勇气和决心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积极向上。该成语在我今后的学和交流中,将是一个激励我不断前行的象征。
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