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3:50
“偃武息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停止武装,放下武器”。它通常用来比喻停止战争,恢复和平,或形容安定的社会局面。成语中的“偃”指的是放倒、停止的意思,而“武”与“戈”均与战争、武器相关。
该成语源于《史记·平原君赵胜传》,其中提到“偃武息戈,天下安宁”。此成语的背景与**历史上多次的战乱和随之而来的和平恢复有关,强调了和平的珍贵与重要性。
“偃武息戈”常用于描述国家或社会从战争状态恢复到和平的过程,适用于政治演讲、历史讨论、文学作品以及日常对话中。例如,在描述某个历史时期的和平建立时可以使用该成语。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和平被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语“偃武息戈”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该成语的含义在当今仍然适用。
“偃武息戈”带有一种安宁与希望的情感色彩。在经历冲突或动荡之后,能够回归和平的状态让人感到安心与幸福。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和平的可贵与人类共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次社区冲突,经过多次协商后,大家终于选择了偃武息戈,恢复了和谐的邻里关系。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与和平的珍贵。
在某个小镇的故事中,可以写道: “战争的阴霾终于散去,镇上的人们齐聚一堂,共同举杯庆祝这个偃武息戈的日子,愿未来的每一天都能在阳光下安静地度过。”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ay down arms”,意指停止武装冲突。不同文化中对和平的理解和渴望都相似,虽然措辞不同,但核心思想一致。
“偃武息戈”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和平的追求与向往。在学语言的过程中,这个成语教会我如何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也让我在交流中更具文化深度。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重视和珍惜和平的生活。
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