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6:0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03:46
成语“偃甲息兵”字面意思是“停止作战,放下铠甲”,其基本含义是指停止战争,休养生息,通常用以形容国家或军队在战斗后暂时平息冲突,恢复生机。
“偃甲息兵”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描述的是李广在战斗后,因战事已平而下令军队暂时休整的情形。成语的来源反映了古代战争中的一种策略,即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战争,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为未来的战争做更好的准备。
该成语通常在描述国家政策、军事策略、社会和谐等语境中使用。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战争后的宁静或对和平的渴望;在日常对话中,可能用于形容某种行业的暂时停滞或某个计划的搁置。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战争是常态,因而“偃甲息兵”所传达的和平与恢复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尽管战争的直接影响减弱,但在经济、社会和个人生活中,仍然会遇到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刻,比如经济危机后的调整期、团队项目中的阶段性停顿等。
“偃甲息兵”给人一种平静、恢复的感觉,联想到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消耗,思考和平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需要适时放慢脚步,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喘息的机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个忙碌的项目周期,项目结束后团队决定“偃甲息兵”,安排了一次团队旅行以放松心情,这不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也为后续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一首关于和平的诗中,可以写道:
战火纷飞何时休,偃甲息兵共此时。
青山绿水添新景,心中和谐似春归。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ay down arms”,意指停止战斗。在很多文化中,和平与恢复的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具体的表达和背景可能各有不同。
通过对“偃甲息兵”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和平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适时休息的必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平衡与休息。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适时的停顿与反思都是前进的基础。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欲击隗嚣,邓禹偃甲息兵,曰:‘不可,嚣强而我弱。’”
《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欲击隗嚣,邓禹偃甲息兵,曰:‘不可,嚣强而我弱。’”
《汉书·高帝纪》:“高帝欲击楚,萧何偃甲息兵,曰:‘不可,楚强而我弱。’”
《史记·晋世家》:“晋文公欲与楚战,大夫偃甲息兵,曰:‘不可,楚强而我弱。’”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使荀息将中军,偃甲息兵,以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