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3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9:06
“筑舍道傍”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在路边搭建房屋”。其基本含义是比喻在公共场所或道路旁边进行某种活动,通常指的是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务实态度和行为。它强调了生存的必要性和灵活的应对方式。
“筑舍道傍”源自古代的生活场景,反映了早期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务实态度。尽管没有确切的文献可以追溯到该成语的第一次出现,但它可以联想到古代人们为了生计而在道路旁边搭建住所的情景,这种行为在古代社会中是相对普遍的。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筑舍道傍”在**传统文化中体现了人们对生存和灵活应对能力的重视。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务实的态度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创业、求职等领域,强调了适应环境和抓住机会的重要性。
该成语让我想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这种情感激励着我在生活中不断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轻易放弃。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选择在校外打工。我在繁忙的生活中,常常感到压力,但我想起“筑舍道傍”,于是我努力安排时间,并在逆境中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最终顺利毕业。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青年为了追求梦想,在城市的街头“筑舍道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成为一位成功的艺术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aking do”,表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找到应对方案。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灵活应对”的智慧,反映出人类在面对生存挑战时的共同经验。
通过对“筑舍道傍”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要保持务实和灵活的态度,不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要努力寻找出路。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维方式上更加灵活和积极。
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东汉时期,汉章帝想命令博士曹褒负责修订礼乐工作,班固则主张召集京城所有的儒生共同研究制定礼乐。汉章帝认为让儒生来做就等于“作舍道傍,三年不成。”,就坚持让曹褒完成,经审阅,共采纳1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