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8:0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8:42
“筑室道谋”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搭建房屋,制定谋略”。其基本含义是指建造房屋的同时,进行周密的计划。它强调了在行动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谋划,反映出一种对未来的重视和对细节的关注。
“筑室道谋”出自《左传》,是古代的一部历史文献,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物言行。在古代社会,房屋的建设和谋略的制定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这个成语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它体现了当时人们对生活和治理的一种智慧和审慎态度。
“筑室道谋”可以在各种语境中使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角色在重大决策前的深思熟虑。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来建议他人在行动之前先做好准备。在演讲中,这个成语可以作为强调计划与准备重要性的例证。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计划和准备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负责态度。现代社会中,这种思维方式仍然适用,无论是在工作、学还是生活中,提前做好准备往往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筑室道谋”给人一种严谨、周到的感觉,联想到在生活中计划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不能仅凭冲动行事,而是需要理性分析、周密筹划。
在我参与学校项目时,曾经因为缺乏充分的准备而导致结果不如预期。此后,我学会了在每个项目开始前,深入思考和规划,真正体会到“筑室道谋”的重要性。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这个成语:
寒窗苦读时光短,
筑室道谋志方圆。
不惧风雨言语冷,
志在千里逐梦前。
这首诗表达了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深入思考与细致计划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Plan ahead”,它同样强调在行动前进行规划。尽管具体的表达方式不同,但其背后的思维方式在许多文化中是相似的。
通过对“筑室道谋”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和工作中,深思熟虑、周密计划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更能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提醒我在决策时要多加思考。
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渍于成。
《后汉书·袁绍传》:“筑室道谋,三年不成,而民多怨。”
《汉书·王莽传上》:“筑室道谋,三年不成,而民多怨。”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筑室道谋,三年不成,而民多怨。”
《战国策·齐策二》:“筑室道谋,三年不成,而民多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筑室道谋,三年不成。”
东汉时期,汉章帝想命令博士曹褒负责修订礼乐工作,班固则主张召集京城所有的儒生共同研究制定礼乐。汉章帝认为让儒生来做就等于“作舍道傍,三年不成。”,就坚持让曹褒完成,经审阅,共采纳150篇
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来,只成~,不如老师断以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