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08:15
“筋疲力倦”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筋肉疲惫,力量耗尽。它形容人经过长时间的劳作或激烈的活动后,感到极度疲惫、无力。这个成语强调了身心的疲惫状态,通常用于形容体力或精力的极度消耗。
“筋疲力倦”最早出现在《后汉书》中,原文为“筋疲力倦,心神疲惫”。成语中“筋”代表肌肉和身体的力量,“力”则强调行动和精力的消耗。这个成语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们对体力劳动和精神疲惫的深刻认识,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艰苦生活时的真实感受。
“筋疲力倦”常用于描述疲惫的状态,适用于多种语境: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勤奋工作和努力拼搏是被高度赞美的美德,因此“筋疲力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许多人常常经历着“筋疲力倦”的状态,这也引发了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思考。
“筋疲力倦”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奋斗的过程,以及在追求目标时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它也让我意识到,适度的休息和调整是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一环。
在我大学时期,常常熬夜学*,备考时深感“筋疲力倦”。这让我意识到,虽然奋斗是必要的,但也要学会平衡,合理安排时间,以避免过度疲劳。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写: “经过长时间的旅行,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尽管四周美景如画,但每个人都筋疲力倦,坐在草地上,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心灵也在此刻得到休憩。”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exhausted”或“worn out”,这些词汇也常用于描述疲惫的状态。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文化上都反映了人们对疲惫的共同理解。
通过对“筋疲力倦”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生活中适度休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语言表达中运用这一成语。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表达疲惫时更加生动和形象。学成语的过程,不仅是对语言的掌握,也是对文化和社会现象的深入理解。
就是上海工厂里做工至少每天十点的工人,到晚快边就一定筋疲力倦,受伤的事情是大抵出在那时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