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55:18
成语“眉目如画”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眉眼像画一样美丽,通常指女性的容貌。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的相貌非常美丽,尤其是五官的轮廓清晰、优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
“眉目如画”出自于古代文学,最早可以追溯到《红楼梦》中,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中使用了这一成语,形容其清秀的外貌。这个成语在古代诗词中也有所体现,常用来赞美女子的美丽与气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美丽的外貌常常被视为女性的优良品质之一,“眉目如画”体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现代社会虽然对美的定义更加多元,但这一成语仍然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用于表达对美的欣赏。
听到“眉目如画”,我常联想到古典美人,优雅而神秘的气质。这个成语让我想起那些古代诗词中描绘的女子形象,也让我对美的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一次聚会中,我看到一位朋友的女儿,清秀的五官让我想起这个成语。我当时对她说:“你的眉目如画,真是小小美人。”这让她和她的父母都感到非常开心。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写:
月下独坐思君颜,
眉目如画映清寒。
一缕轻风送来影,
似梦似幻不敢言。
通过诗歌的形式,将成语的意象融入到情感表达中,增加了艺术的表现力。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s beautiful as a picture”,用于形容人的美丽。不同文化中对美的理解和表述都有所不同,但美的欣赏是普遍的。
通过对“眉目如画”的学,我对美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增添了色彩,也让我在生活中更能欣赏身边的美好事物。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背景和使用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丰富了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了语言的魅力。
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师同里季本。为诸生,有盛名。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与歙余寅、鄞沈明臣同管书记。宗宪得白鹿,将献诸朝,令渭草表,并他客草寄所善学士,择其尤上之。学士以渭表进,世宗大悦,益宠异宗宪,宗宪以是益重渭。”
《宋史·文苑传六·李公麟》:“李公麟,字伯时,舒州人。第进士,历南康、长垣尉,泗州录事参军,用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家藏书万卷,手自校雠,无一字误。”
《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白为人,通眉长爪,轩然若霞举。”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三引《摭言》:“李贺字长吉,郑王之孙也,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如锦囊集,非大醉吊丧,率如此。贺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
《南史·宋纪上·武帝》:“帝少时眉目如画,美须髯。”
帝姿貌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