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14:53
“破矩为圆”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将矩形打破变为圆形。它通常用来形容打破常规、传统或固有的形式,追求更灵活或创新的方式。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为了适应变化或实现特定目标,可以放弃原有的框架或标准。
“破矩为圆”源自**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教和墨家的相关论述。墨子中提到的“无为而治”强调了灵活应对事物的变化,打破固有的框架,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它体现了古代智慧对传统观念的挑战。
“破矩为圆”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许多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破矩为圆”体现了对创新与变革的追求,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勇于突破传统的束缚。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在科技、艺术等领域。
“破矩为圆”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向上的,代表了一种勇于探索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这个成语能够激励人们思考如何在固定的框架中寻求突破,联想到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他们往往是在不断打破常规中取得成功的。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常常遇到需要“破矩为圆”的情况。例如,在团队合作时,面对流程上的限制,我会倡导大家提出创新的建议,打破原有的工作模式,以提高效率。这种尝试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一首现代诗中,我尝试将“破矩为圆”融入其中:
在方寸之间,
打破矩形的束缚,
心灵的圆舞曲,
在自由中旋转。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ink outside the box”(跳出固有思维),同样强调创新和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种跨文化的比较显示了创新思维在不同文化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破矩为圆”的深入分析,我对这一成语的理解更加全面。它不仅是对创新和灵活应变的鼓励,也是对固有思维的挑战。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面对问题时更具创造性和灵活性。
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 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
《梁书·武帝纪中》:“朕……思所以功成弗居,息遗爱于将来;业隆揖让,绝破矩于曩日。而公侯将相,咸曰其宜,良由气同而心异也。”
《南齐书·礼志上》:“世祖武皇帝接三统之微,酌千年之范,乃命有司,大明唐典。……而世宗有意于移风易俗,顾循虚言,未行变道,故宗祀之礼,沿袭不同,嘉尚之节,破矩为圆。”
《宋书·礼志一》:“殿下以命世之资,属当倾危之运,礼乐征伐,翼成中兴,将涤秽荡瑕,拨乱反正,革舛迁讹,返淳还朴,因斯时也。而犹重袭虚言,修缮烦文,臣恐袭变愈甚,破矩为圆,非国之福也。”
《晋书·刘颂传》:“颂在郡上疏曰:‘……陛下……又欲混殊涂,合异类,检名实,出片言,犯百事,破矩为圆,而自以为能政。’”
《后汉书·杜林传》:“大汉初兴,详览失得,故破矩为圆,斫雕为朴,蠲除苛政,更立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