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3:4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35:38
成语“旌旗蔽日”字面意思是指旌旗遮蔽了阳光。旌旗是古代军队用来指挥和标识的旗帜,常在战争中使用。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军队众多,气势浩大,或是形容场面宏伟、气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旌旗蔽日”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的场景。古人常用旌旗来指挥军队,旌旗的数量和规模往往反映出军队的强大和气势。这个成语可能出现在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中,用以描写战场的壮观场面。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战争和军事是重要的主题。旌旗作为军队的象征,承载了很多关于勇气、荣耀和国家的情感。在现代社会,虽然战争已不再是主要的主题,但在一些场合(如体育赛事、节日庆典等),该成语仍然可以用来形容气势和场面,表现出一种集体的力量和团结。
“旌旗蔽日”给人一种雄壮、激昂的感觉,联想到古代英雄的壮丽场景和战斗的豪情。它不仅传达了气势,更能引发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让人在表达时充满力量感。
在一次学校的**会上,我用“旌旗蔽日”来形容参赛队伍的壮观场面,大家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这样的表达让我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
在一首诗中:
旌旗蔽日映山河,
勇士纵横心无惧。
战鼓声声激昂起,
愿将热血铸辉煌。
这首诗通过“旌旗蔽日”描绘了战斗的壮观场面,表达了勇士的豪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flags waving in the wind”,虽然没有直接的成语对应,但也传达了壮观的场面和气势。在不同文化中,旗帜象征着很多东西,如国家、团结和力量,显示出文化的共通性。
通过对“旌旗蔽日”的学*,我深刻认识到成语在语言中不仅是词汇的组合,更是文化和历史的承载体。它在表达气势和场面时具有独特的魅力,增强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日。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兵百万,旌旗蔽日,车骑如云。”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兵百万,旌旗蔽日,车骑如云。”
《汉书·王莽传上》:“莽兵百万,旌旗蔽日,车骑如云。”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四十万,旌旗蔽日,车骑满野。”
《战国策·齐策一》:“齐王建,旌旗蔽日,车马如云。”
今有西秦苻坚,领兵入寇,统兵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