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13:37
“卧鼓偃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鼓卧着,旗帜低垂”。它用来形容军队在战斗中处于失去斗志、士气低落的状态,或者形容一个人处于消沉、无所作为的状态。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的情景。在战斗中,鼓声通常用来激励士气,而旗帜则象征着军队的状态和指挥。当鼓声停止,旗帜低垂时,表明战斗已经失去动力,战士的意志也随之消沉。因此,该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失去斗志的状态。
“卧鼓偃旗”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士兵的士气往往被视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成语“卧鼓偃旗”不仅反映了历史上的战争背景,也反映了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关注。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同样适用于各种需要激励和鼓舞士气的场合,如职场、学等。
“卧鼓偃旗”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人们,尤其是在面对失败时的无助感和失落感。同时,它也提醒我在困难面前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不轻言放弃。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曾经面临学业压力时,感到极度疲惫和挫败,曾一度“卧鼓偃旗”。但在朋友的鼓励下,我逐渐找回了动力,最终克服了困难。
在某个秋日的黄昏,落叶纷飞,树下的他静静坐着,心中卧鼓偃旗,过去的辉煌如同风中飞舞的叶子,渐渐消逝。他抬头望向天边的夕阳,似乎在寻找那失去的勇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own in the dumps”,用来形容人处于低落状态。这种表达强调的是情绪的消沉,与“卧鼓偃旗”在语义上有相似之处。
通过对“卧鼓偃旗”成语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士气和情绪对个人和团队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
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宋史·岳飞传》:“飞乃卧鼓偃旗,示以不战。”
《晋书·石勒载记下》:“勒乃卧鼓偃旗,潜引兵出。”
《后汉书·袁绍传》:“绍军见操卧鼓偃旗,以为无备。”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操乃卧鼓偃旗,示以不战。”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乃卧鼓偃旗,示以不战。”
思政命~,若无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