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8:2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16:04
成语“胆破心寒”字面意思是“胆怯得要破裂,心里感到寒冷”。它用来形容因恐惧、惊吓或极度悲伤而产生的强烈情感反应,常常伴随着无助感和绝望感。基本含义是形容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或打击,通常出现在面对重大灾难或突发**时。
“胆破心寒”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属于较为现代的成语。它的形成可以归结为对人类情感体验的总结,反映了在面对压力和恐惧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它并不出现在古典文学中,但在当代文学和口语中逐渐流行开来。
“胆破心寒”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的内心感受,比如在描写战争、灾难或家庭变故时,能有效传达人物的恐惧与无助。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或他人因某种突发**而感到的恐惧和绝望,比如:“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真是胆破心寒。”
在现代社会中,“胆破心寒”常用于描述一些紧急**带来的心理影响,如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随着社会不确定性增加,人们对生活环境的恐惧感也随之加重,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会增加,反映出社会心理的变化。
“胆破心寒”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沉重和悲伤。它可能联想到失去、悲剧和无助的状态,促使人们在表达情感时更加真切。这个成语也让我们反思面对困境时的脆弱与坚强。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朋友遭遇了车祸,得知消息时我感到“胆破心寒”,因为我无法想象他可能面临的痛苦与不安。这种感受让我更加重视安全与珍惜身边的人。
在一个故事中,设想一位年轻的女子在一次地震中失去了家园,她站在废墟中,心中充满绝望,回忆着过去的美好时光,心中感叹:“此刻的我,胆破心寒,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ld feet”或“shaken to the core”,虽然这些表达的语境和情感强度会有所不同,但都能传达出因恐惧或震惊而导致的内心不安。
通过对“胆破心寒”的学*,我理解了这个成语在表达情感时的强烈效果。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更加同情和关怀周围的人。
胆破心寒,比敌人慑伏之状。
北宋时期,范仲淹与韩琦两人都曾镇守陕西抵御西夏的骚扰边境,他们军队纪律严明,作战英勇顽强。当时边塞流传民谣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