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9:1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38:09
成语“设下圈套”字面意思是“设置一个圈套”。其基本含义是指故意设定一些障碍或诱惑,以便引诱他人上当受骗。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贬义,暗示着一种阴险或狡诈的行为。
“设下圈套”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两个词“设”和“圈套”在古代文献中都有相关的使用。“圈套”可以追溯到狩猎和战争中的用语,表示用来捕捉动物或敌人的策略。因此,这个成语可以看作是对古代策略和阴谋的现代概括。
在日常对话中,“设下圈套”常用于形容某人故意设计了一个陷阱,可能是出于报复、竞争或其他目的。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用来描绘角色之间的权谋斗争或情感纠葛。在演讲中,提及“设下圈套”可以引起听众的警惕,提醒他们在特定情况下要保持警觉。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阴谋和权谋的主题常常出现在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中,例如《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成语“设下圈套”反映了人们对人性复杂性和社会竞争的认识。在现代社会,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互联网的普及,这个成语的适用性显得尤为重要,人们需要警惕各种可能的圈套和骗局。
“设下圈套”通常带有负面情感,联想到背叛、欺骗和不信任。在思维中,它可能促使人们更加小心、谨慎,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商业交易时。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在一次聚会上设下了圈套,故意让我们争论某个话题,想看看谁会先暴露自己的缺点。这让我意识到在交往中保持警觉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这样描述: “她静静地坐在咖啡店的角落,微笑着端起咖啡,心中却暗自设下圈套,等待着那个自以为聪明的对手落入她的计划之中。”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set a trap”,意指设下陷阱。两者都强调了故意诱导他人上当的行为。在不同文化中,虽然具体表述不同,但对阴谋、陷阱的警惕性是普遍存在的。
通过对成语“设下圈套”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用以描述阴险行为的成语,更是对人际交往中信任与警惕关系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使我在交流中更具深度和层次。
从前寿春县有一个断案如神的县令李崇,他经常设下圈套让双方当事人去钻,从而使案件真相大白,例如让人通知当事人孩子已死看他们的反应,从而让失儿回到父母的身边。乔装打扮去识别逃犯等都是很好的例证
他~让你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