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9:5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36:22
“其乐无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他们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活动或事物带来的快乐是持续而深远的,表达一种持久的愉悦感。
“其乐无穷”出自《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后来,许多文人雅士将其引申为在某种活动中得到的快乐是没有尽头的。该成语的形成与古代文人追求精神愉悦和享受生活的理念密切相关。
“其乐无穷”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其乐无穷”在**文化中体现了对乐趣和快乐的追求,尤其是在家庭、友谊和社会互动中。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精神愉悦的重视。它也可以与现代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理念相呼应,即通过积极的社交活动获得持久的快乐。
“其乐无穷”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温暖和幸福,它让我联想到与亲朋好友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这种快乐不仅是瞬间的,也是长久的,能够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和朋友们一起参加志愿活动,看到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帮助,确实感受到“其乐无穷”。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共同努力、分享快乐的时光。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其乐无穷”:
春风拂面花自开,
友朋聚首笑声来。
共话未来梦成真,
其乐无穷乐无边。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endless joy”或“joy without end”,虽然字面上相似,但在文化背景上,西方常常强调个人的快乐,而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集体的快乐和和谐。
通过对“其乐无穷”的学,我意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表达快乐的词汇,它承载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体会文化内涵,传达更丰富的情感。
《诗经·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弟子皆笑之。孔子曰:‘其乐无穷也。’”
《论语·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左传·宣公十五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也。”
穷人却挟了一条破席,铺在路上,脱衣服,浴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