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4:51:28
成语“鹄面鸠形”字面意思是指“脸像鹄(白鹤),身形像鸠(斑鸠)”。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外貌,尤其是指一个人的面容和体态不协调,或者形容某人的外表给人以不好的印象。
“鹄面鸠形”出自《庄子·外物》。在这一篇中,庄子通过描绘不同动物的特点,表达了对外貌的批判与对内在品质的重视。成语所描述的形象,反映了一种对不和谐、不协调的外貌的讽刺。
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用于日常对话中,尤其是在讨论某人外貌时。它既可以用于批评,也可以用于调侃,尤其是在与朋友或熟人交谈时。
同义成语强调外貌的缺陷,而反义成语则强调外貌的美丽和和谐。
在**传统文化中,外貌常常与一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相联系。因此,“鹄面鸠形”不仅仅是对外貌的描述,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在与外在协调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虽然外貌依然受到重视,但人们也更加注重个性和内涵。
“鹄面鸠形”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负面的,容易引发对外貌的不满或嘲讽。它让我联想到现代社会对美的追求,以及人们在外表和内在之间的矛盾。
在一次聚会上,我听到朋友用“鹄面鸠形”来形容某位明星的造型,虽然是开玩笑,但也让我反思了外貌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在一首诗中:
春风拂面花如绣,
鹄面鸠形不成曲。
唯有心中一片澄,
内外和谐共此生。
这首诗通过对比外貌与内心,强调了内在美的重要性。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face like a bulldog chewing a wasp”,用来形容某人的面容不佳。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同样传达了对外貌的负面评价。
通过对“鹄面鸠形”的学,我意识到外貌只是一个人的表面,内在的品质和气质才是最重要的。在语言学中,理解和使用成语能让表达更加生动和准确,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人际交往中的微妙差异。
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熏天毒雾白昼黑,~奔络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