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43: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26:22
“失张失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失去张力和致力”。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方向、目标或力量,进而导致效果不佳或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可能是由“失去张力”和“失去致力”两个词汇结合而成,用于形容一种状态的丧失。成语的构成反映了汉语中对抽象概念的运用,常用来描述人们在行动或思维上缺乏目标或动力的情形。
“失张失致”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压力和选择,容易感到“失张失致”。这一成语在职场、学习甚至生活中都有广泛的适用性,提醒人们保持目标感和动力。
“失张失致”常给人带来一种无奈或焦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迷茫、无助和失去动力的状态。这种情感反应有时会激励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和计划。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有一次因为没有明确的学习计划,导致了阶段性的迷茫和焦虑,从而让我认识到制定明确目标的重要性。这让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注重目标的设定和自我激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表达:
失去目标如风中叶,
无依无靠随波逐流。
心若迷失何处觅,
唯有重拾信念之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t in the woods”,意指迷失在树林中,形容失去方向或目标的状态。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迷茫和失去方向的共通感受。
通过对“失张失致”的学习,我意识到在生活和学习中保持目标感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自我管理和推动力的意义。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设定清晰的目标,避免陷入失张失致的状态。
元茂便向腰间摸了两摸,失张失致的道:‘奇怪!’
《警世通言》卷十一:“他一时失张失致,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醒世恒言》卷二十:“那人听了,失张失致,半晌说不出话来。”
《聊斋志异·聂小倩》:“宁采臣见状,失张失致,心中大乱。”
《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他一时失张失致,竟把那书生的话当真了。”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玉听了,失张失致,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