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0:13:24
成语“贪功起衅”由“贪功”和“起衅”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为贪图功劳而引发冲突。基本含义是指因贪恋个人功绩而造成纷争或矛盾,强调了贪功的负面影响,常用来警示人们要谦虚谨慎,避免因****而破坏团体和谐。
“贪功起衅”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词语在古代典籍中有多次出现。古代文人常常关注个人的功绩与名声,因而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争斗与冲突。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人对个人欲望与集体利益之间矛盾的思考。
在不同的语境下,“贪功起衅”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和集体主义被视为美德,而“贪功起衅”正是对这些价值观的反思。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职场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愈发突出,贪功起衅的行为被广泛诟病。因此,该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贪功起衅”让我联想到许多因个人利益而导致的争斗场景,常常会在团队中看到因个人表现不佳而引发的不满与指责。这种情景让我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激励我在生活中要更谦逊,少一些争斗,多一些理解。
在我大学期间,有一次小组项目中,有个组员过于追求个人表现,导致团队内部出现了分歧。最终,我们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避免了贪功起衅的局面。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欲求功名心自贪,
岂知争斗起衅间。
团结协作方为道,
共创辉煌不孤单。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selfish ambition leads to conflict”,强调个人野心的负面后果。这种观念在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共同思考。
通过对“贪功起衅”的学,我对个体在团队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追求个人目标时,时刻关注团队的整体利益,避免因为个人的贪欲而影响集体的和谐与发展。这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也是极为重要的,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孟明等贪功起衅,妄动干戈,使两国恩变为怨。
《清史稿·属国·缅甸》:“鄂宁复奏应琚~,为朱仑等讳饰,又不令汤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