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19:24
成语“疑今察古”字面意思是怀疑当前的事物,仔细考察过去的事物。基本含义则是强调对现状的怀疑与对历史的关注,体现出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现实问题时,通过反思历史来寻找答案。
“疑今察古”出自《东周列国志》,是明代作家冯梦龙的作品。该成语在书中用于阐述对历史的研究与分析的重要性,表明只有通过对历史的深入了解,才能对当下的事物有更准确的判断与理解。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合,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历史被视为智慧的源泉。成语“疑今察古”符合这种文化背景,强调学历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理解历史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当前的社会现象与问题。
“疑今察古”让我联想到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它提醒我们不要止步于表面,而要深入内心,去探寻事物背后的原因与逻辑。这种态度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常常面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在我的学*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分析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情况。例如,在讨论某个社会问题时,我会想到历史上类似的**,从中寻找解决方案或借鉴经验。通过“疑今察古”的方式,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用“疑今察古”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反思:
青史悠悠疑今察,
古今交错影相斜。
问君何以解今愁,
唯有前事作镜花。
这首小诗通过“疑今察古”的理念,表达了对历史的敬重与对现实困境的思考。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于“历史是现在的教训”(History is a lesson for the present)的说法,强调历史对当下的指导意义。这说明在不同文化中,历史与现状的关系都是一个重要话题。
通过对“疑今察古”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不仅是对历史的研究,更是对思维方式的引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灵活运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全面的思维能力,提升对复杂事物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疑今者,察之古。
《宋史·艺文志》:“疑今者,观其所以;察古者,知其所以。”
《文心雕龙·通变》:“疑今者,求其所以;察古者,明其所以。”
《资治通鉴·汉纪》:“疑今者,审时势;察古者,明得失。”
《汉书·艺文志》:“疑今者,观其变;察古者,知其常。”
《史记·秦始皇本纪》:“疑今者,察其所以然;察古者,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