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12:17:58
成语“铩羽暴鳞”的字面意思是“羽毛被铩,鱼鳞暴露”。其中“铩羽”指的是鸟类的羽毛被剪掉,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暴鳞”则是指鱼的鳞片暴露,通常意味着失去保护或隐蔽。整体来看,这个成语比喻一个人或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能力或保护,变得脆弱和无助。
“铩羽暴鳞”出自《庄子·天运》中的一句话,原文为“铩羽而飞,暴鳞而游”。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的著作中常常涉及自然与人性的关系,以及对自由的追求。这个成语反映了庄子对生命状态的观察,强调了失去自由与保护后的脆弱感。
“铩羽暴鳞”通常用在描述一个人在遭遇重大打击后,处于一种无助和脆弱的状态。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人物的困境,也可以在日常对话中用于形容朋友失去信心或能力的情况。此外,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逆境对人们的影响。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鸟和鱼分别象征着自由和生命的多样性。成语“铩羽暴鳞”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常常与个人的奋斗、自由的追求以及遭遇挫折后的心理状态相联系。在现代社会,面对竞争与压力,许多人可能会感到“铩羽暴鳞”的无助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挑战。
“铩羽暴鳞”让我联想到一种失落感和脆弱无助的情绪。这种状态在生活中时常出现,让人感到沮丧,但同时也激励人们去寻找恢复力量的方法,重新面对挑战。它提醒我们,尽管遭遇挫折,但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追求和奋斗。
在我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段失业的时期,感到自己如同铩羽暴鳞,失去了自信和方向。在朋友的支持下,我逐渐找回了自我,重新投入求职的行列。这个成语深刻地反映了我当时的状态,也成为了我反思人生的一部分。
在夜空下,孤独的鸟儿逐渐铩羽暴鳞,风轻轻拂过,仿佛在诉说失去自由的哀伤。而在水底,那条鱼却无畏无惧,信心满满,似乎在告诉世人:即使暴露在阳光下,也要勇敢地游向未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o be stripped of one's defenses”,也就是失去保护的状态。这种表达同样传达了脆弱和无助的感受,但在不同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情感色彩和使用场合。
通过对“铩羽暴鳞”这个成语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表达的丰富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要勇敢无畏,努力寻找恢复的方式。
铩羽暴鳞,复见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