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26:36
“言必有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说的话必定有实质内容”。它强调说话者在表达时应当有具体的内容或道理,而不是空泛或无的放矢。基本含义则是指在讲话或写作时,应该力求真实、具体,避免空洞的言辞。
“言必有物”出自《论语·卫灵公》,其中孔子提到:“君子有言必有物,小人有言必无物。”这是在强调君子说话时,所说的话一定是有依据、有内容的,而小人则往往说一些空话、无物之言。这个成语由此而来,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诚信和实质内容的重视。
在不同语境中,“言必有物”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文化中,重视诚信和真实表达是很重要的社会价值观。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信息泛滥的时代,强调言之有物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交媒体和公共演讲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信息的真实性与价值。
“言必有物”让我联想到一种责任感,意味着说话者必须对自己的言辞负责。这种情感反映了对真诚与实质内容的渴望,激励我在交流中更加谨慎和真实。
在工作中,我常常需要准备报告和演讲。我会时刻提醒自己“言必有物”,确保每个观点都有数据和例证支持。这样不仅提高了我的表达能力,也赢得了同事的信任。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言必有物”:
言必有物君子言,
空谈无凭不可信。
真理在于心与笔,
执著追寻真理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ubstance over style”,强调内容的重要性。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真实与具体内容的重要性。
通过对“言必有物”的深入理解,我意识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真实与具体的内容是沟通的核心。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重内容的实质性,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
故凡所录取,皆以发明义理,清真古雅,言必有物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