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9:26:06
“言归于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言语回到和好之处”,即指在经历争执或矛盾后,双方通过沟通或交流,最终达成和解,恢复友好的关系。基本含义是强调和解、和睦相处。
“言归于好”出自《左传》,原句为“言归于好,志归于信”。在古代,敌对或争执的双方通过言语的交流,逐渐达成共识,最终实现和解,体现了古人对和谐关系的重视。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的和解过程,可以在以下场景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言归于好”在**文化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和谐与关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际交往的复杂化,该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团队合作、家庭关系等方面,强调通过沟通解决矛盾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和解不仅是消除矛盾,更是情感的重建。在表达时,使用“言归于好”能传递出一种积极的情感,促使人们努力修复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与朋友因为误会产生了争执,经过坦诚的沟通后,我们互相理解了对方的立场。事后,我用“言归于好”来形容我们之间的和解,感到既温暖又有力量。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秋风起,叶纷飞,
言归于好话重来。
携手共度千山路,
和谐相处乐开怀。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展现“言归于好”的积极意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ury the hatchet”,意指埋掉过去的争执,重新和好。这显示了不同文化中对和解和重建关系的共通价值。
通过对“言归于好”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情感的载体。在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着我保持开放的心态,珍视与人的关系,努力解决矛盾,追求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三国时期,曹丕称帝,东吴孙权也想成就帝业就投靠他,曹丕封他为吴王,还想立他的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派沈珩送去很多珠宝与香料。他们约定魏吴信守诺言,言归于好。沈珩不辱使命,回东吴后被封安乡侯
奉教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