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6:1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42:48
“舍道用权”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放弃正道,采取权宜之计。它传达了一个核心观念: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有时需要放弃理想的、正当的方式,转而采取灵活、务实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该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在复杂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做出选择时的无奈与妥协。
“舍道用权”出自《荀子·王制》。荀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这一成语反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成语中的“道”指的是理想的、正当的方式,而“权”则指权宜之计、灵活应变的策略。通过这一成语,荀子强调了在复杂局势下的权衡与灵活应对的重要性。
“舍道用权”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是一个常见主题。很多时候,个人或集体在面对压力时,选择灵活应对的策略,反映了社会对实用主义的认可。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选择仍然存在,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灵活变通被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
“舍道用权”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妥协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在追求理想时所经历的挫折和困惑,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临现实挑战时的无奈与求生本能。这一成语可以引发对个人选择的深思,促使我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曾经遇到过一个项目,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我们团队不得不舍道用权,调整原本的计划,以便顺利完成任务。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灵活应对的重要性,也让我理解到,有时候妥协并不意味着失败,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智慧。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一人在灯下,我写道:
“长空不觉云飞散,舍道用权逐梦远。
理想虽美终难及,权宜之计余生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he ends justify the means”,意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可以采用一些不太正当的手段。这种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但在**文化中,强调更为深刻的道德和伦理考量,通常更倾向于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通过对“舍道用权”的学,我认识到在生活中,理想与现实往往难以完全一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一成语提醒我在追求目标时要灵活应对,适时调整策略,而不是一味坚持不变。这不仅对个人成长有帮助,也对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提供了新的视角。
周公之摄王位,伊尹之黜太甲,霍光之废昌邑,孙綝之退少帝,谓之舍道用权,以安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