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5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42:18
成语“舍近即远”的字面意思是舍弃近的东西而选择远的东西。它主要用来形容在做决策时,明明有近便之处,却偏偏选择更为复杂或遥远的路径,常含有贬义,警示人们要理智选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舍近即远”源于古代汉语的哲学和生活智慧,强调选择的智慧。虽然具体出处不详,但其意思与许多古典文献中提到的“近便”和“远路”相关。此成语通过警示人们避免不理智的选择,反映出**传统文化中对智慧和策略的重视。
“舍近即远”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智慧与选择的观念根深蒂固。成语“舍近即远”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理智、明智地做选择,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信息过载使得人们更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该成语在现代仍具适用性。
“舍近即远”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场景,常常因为追求表面上的复杂性而忽略了简单有效的选择。这种反思让我意识到简约的重要性,也帮助我在决策时保持清晰的思维。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比如在项目管理中,有时面对多个方案,我会避免舍近即远,选择最直接有效的方案,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一个小故事中: 小明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听说计算机专业很热门,于是舍近即远,放弃了自己擅长的美术,结果在大学生活中感到无比痛苦。最终,他选择回到美术领域,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从此走上了成功之路。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penny wise, pound foolish”(小钱省大钱亏),二者都强调在做决策时要避免短视的行为。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理智选择的共识。
通过对“舍近即远”的学,我更加明确了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做出明智选择的重要性。这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促使我在面对选择时更加审慎,帮助我在复杂的世界中找到更有效的路径。
易其居,去安从危;于其途,舍近即远。士卒有必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