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57:5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7:40:42
成语“舍实听声”的字面意思是“舍弃实际的事物去听取声音”。其基本含义是指不注重实际情况,而只是关注表面现象或言辞,通常带有贬义,暗示一种浮躁或不切实际的态度。
“舍实听声”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可以推测其成语的形成与**古代对实事求是的重视有关。在许多古代文献中,强调实际情况的重要性,而偏重于表面现象则被视为一种错误或不成熟的态度。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实事求是的价值观根深蒂固,强调真实和实际的体验。这种成语反映了人们对务实态度的追求,以及对表面现象的批判。在现代社会中,尤其是在商业和职场环境中,强调实用和实际情况的能力尤为重要。
“舍实听声”让我联想到在生活中常见的那些表面华丽却内涵空洞的事物。它让我意识到在判断和决策时,应该更注重实际情况,而不是被外表所迷惑。
在学过程中,我曾经因为“舍实听声”,而在选择课程时只看重了老师的名气,而忽略了课程内容的实际价值,导致了学效果不佳的经历。这让我明白了在做任何决策时,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依据。
在一首关于人生选择的诗中可以这样写:
“浮华世界声喧嚣,
舍实听声心难安。
唯有内观方知路,
实事求是走天涯。”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意指不要仅凭表象来判断事物。这表明不同文化中都有对表面与实际之间关系的思考,强调了深层次理解的重要性。
通过对“舍实听声”的学,我更加明白了在生活和学中,真正重要的是关注实际情况,而不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也有重要的影响,让我在交流时更加注重实质内容,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
周显拘时,故苏秦;燕哙利虚誉,故让子之:皆舍实听声,呕哇之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