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9:34:18
成语“小家子气”由“小家子”和“气”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小家子”指的是小家庭或小气的人,而“气”则是指气质或风度。整体含义是形容一个人气量小,心胸狭隘,常常表现出小气、拘谨的态度。
“小家子气”出自于明代文学作品,最早见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在古代社会中,小家庭通常意味着经济条件有限、生活简朴,因此“小家子气”也隐含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否定,批评那些拘泥于小节、不敢放眼大局的人。
该成语常用于批评某些人过于小气、斤斤计较的行为。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相处,如“他总是对花费斤斤计较,真是小家子气。”在演讲或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通过这个成语来描绘人物性格的狭隘。
在**文化中,小家子气的行为往往被视为一种短视和自私的表现,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这种表现常常被批评,因为它妨碍了团结和合作。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强调大气和开放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
“小家子气”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过于计较的小事,常常令人感到无奈和烦恼。这种小气的态度不仅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他人与自己的关系。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曾遇到过一个朋友在餐厅总是选择最便宜的菜品,甚至在AA制时也非常计较。我对此感到困扰,尝试和他沟通,希望他能更大方一些,享受生活。
在一首关于生活态度的诗中,可以这样写道:
心中有海阔天空,
小家子气难安宁。
放眼星辰与大海,
共赴人生的光明。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penny-pinching”,也意味着对金钱过于吝啬。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两种文化中都反映了对小气行为的批评。
通过对“小家子气”的学,我意识到心胸的广阔与否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周围人的感受。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学会放下小节,以更开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挑战。这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因为它让我更加关注用词的准确性和情感的传达。
使乐成小家子得幸将军同,至九卿封侯。
《聊斋志异·阿绣》:“你这小家子气的,怎么连个小事也计较。”
《醒世恒言》卷二十三:“你这小家子气的,怎么连个大气也不敢出。”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八回:“你这小家子气的,怎么连个场面也不顾。”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你这小家子气的,怎么连个大方也不懂。”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你这小家子气的,怎么连个好话也不会说。”
明朝时期,书生王杰与朋友在外喝酒回来,见佣人与卖姜人因为姜价争论不休。他上前去教训卖姜的不识好歹,卖姜人回话:“我们小本经纪,如何要打短我的?相公须放宽宏大量些,不该如此小家子相。”王杰气得火冒三丈上前挥拳便把他打倒在地
若题目过于新巧,韵过于险,再不得好诗,倒~。(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