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6:36:42
“继绝存亡”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继承断绝的事物,保存生存的事物”。它通常用于形容延续和保护传统、文化或某种事物,以防止其消亡。基本含义强调的是在面对危机或变迁时,如何保持和传承重要的东西。
该成语出自《史记·封禅书》。原句为“继绝存亡,克己奉公”,意在说明在历史的变迁中,如何延续前人的事业和传统。这个成语在历史上常常用来强调对文化传承和历史责任的重视。
“继绝存亡”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传承与延续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尤其是在家族、、艺术等方面。“继绝存亡”反映了人们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也体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上。
这一成语让我想到家庭的温暖和责任感。每当提到传承时,心中总会涌起对家族历史的敬畏与思考。这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也关乎整个社会的延续。
在我参加的一次文化活动中,我分享了自己家族的传统故事,强调了“继绝存亡”的重要性。这不仅让我感受到传承的责任,也让我认识到与他人分享文化的重要性。
在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老人,他常常坐在村口的石凳上,讲述着祖辈的故事。他的声音如同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听者的心灵。每当他讲到“继绝存亡”的时候,听众们总是默默点头,仿佛在回应着历史的召唤。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passing down traditions”,强调传统的传承。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思想相似,都是对文化延续的重视。
通过对“继绝存亡”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理念。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更好地传达出对传统的尊重与对未来的责任。
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
本朝传世十六,正统相承,自治冠带之族,~,仁恩遐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