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2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1:52:39
“所向风靡”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所指向的地方都被风吹倒”,引申义为某种事物或现象在某个领域或范围内非常流行,受到广泛欢迎。通常用于形容一种趋势、风潮或风格迅速传播,产生强烈影响。
“所向风靡”出自近现代文学,常用于描述社会、文化、时尚等领域的流行现象。成语中的“风靡”意为“如风吹拂般轻柔而迅速”,形象地表现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事物的发展。虽然没有明确的古典文献出处,但它的构成及表达方式反映了传统汉语的韵律和意象。
“所向风靡”可以应用于多个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某些产品、理念或文化现象能够在短时间内“所向风靡”,这与社交媒体、网络营销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种现象反映了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和追求,能够在短时间内影响大众的消费和行为模式。
“所向风靡”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潮流、时尚、创新等概念。它体现了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可能引发对自身追求时尚或跟随潮流的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观察到某款**鞋在朋友间的流行,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在穿,形成了一种“所向风靡”的现象。这让我意识到,时尚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迅速吸引和改变人们的选择。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春风拂面万物新,所向风靡皆欢声;潮流涌动随梦行,青春岁月共此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take the world by storm”,形容某个事物迅速流行或获得成功。这种表达强调了事物的迅速影响力,与“所向风靡”的意图相近。
通过对“所向风靡”的学,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这一成语不仅在表达流行趋势时具有独特的韵味,也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极具实用性,使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上更加游刃有余。
臣自达巴丘,所向风靡。
《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三》:“操乃引兵击之,所向风靡,遂斩谭。”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公乃勒大兵,径诣谭城,谭出马,公曰:‘何不早降?’谭曰:‘有死而已,何降为!’公怒,挥兵击之,所向风靡,遂斩谭。”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奔殪百余里间。会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滍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争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王邑、严尤、陈茂轻骑乘死人度水逃去,尽获其军实辎重,车甲珍宝,不可胜算,举之连月不尽,或燔烧其余。光武因复徇下颍阳,会伯升为更始所害,光武自父城驰诣宛谢,司徒官属迎吊光武,光武难交私语,深引过而已,未尝自伐昆阳之功,又不敢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更始以是惭,拜光武为破虏大将军,封武信侯。”
《汉书·王莽传下》:“莽军大溃,所向风靡。”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上马,所向风靡,诸侯皆下。”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灭吴,让王浚乘船从长江顺江而下,并指示进攻建平时受镇南大将军杜预指挥,进攻建业时,受安东大将军王浑指挥。王浚顺风顺流而下,所向风靡,直达石头城,吴王孙皓投降。晋武帝没有责怪他反而封他为辅国大将军
我们把敌人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