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5:59:39
成语“千里迢迢”字面意思是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远途奔波的艰辛和不易,传达出一种旅途的漫长和疲惫感。
“千里迢迢”出自《诗经》,其中有类似的表达,表明远道而来的情感和思念。成语的具体形成与文人墨客的歌咏、叙述密不可分,表达了古代人们对于远行的感慨与思索。
在不同语境下,“千里迢迢”可以用于: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远行常常与思乡、思念等情感相联系,千里迢迢不仅反映了实际的距离,也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阻碍与挑战。现代社会中,虽然交通便利,但“千里迢迢”的情感依旧存在,特别是在外工作的人们,常常需要面对长途旅行的现实。
“千里迢迢”让我联想到家乡的亲人和朋友,行走在城市间的孤独感,以及对温暖家园的向往。它不仅是一种对路途的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人们对亲情、友情的眷恋。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有一次为了参加朋友的婚礼,我特意从远道而来。虽然旅途艰辛,但在婚礼现场看到朋友幸福的笑脸,觉得一切都值得。这时,我也用“千里迢迢”来形容我的旅程。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千里迢迢路漫漫,
行舟随风逐月寒。
心中思念如潮涌,
愿君早归共月谈。
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千里迢迢”来描绘旅途的遥远和思念的情感。
在英语中,“a long way to go”或“far and wide”可以传达类似的意思。这些表达同样强调距离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但在文化背景、情感表达上可能有所不同。
对“千里迢迢”的理解让我意识到,语言的力量在于它能够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经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运用成语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为生动,也能够更好地传达我们内心的情感和经历。
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岂为友朋轻骨肉,只因信义迫中肠。
传说汉明帝时期,汝州南城秀才张邵与楚州山阳秀才范式,两人结伴到洛阳应试。他们结为莫逆之交,相约来年重阳在张邵家聚会。范式因经商误了约期,便自刎而死。他的灵魂千里迢迢去会张邵。张邵也千里迢迢去拜谒范式的尸体,之后也自刎而死
李少荃要讲和,曾国荃只主战,派了唐景崧,~来把将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