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3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4:54:44
“凤鸣鹤唳”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凤凰鸣叫,仙鹤叫唤”。它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声音或盛大的场面。引申义上,常常用于形容人才济济、群英荟萃的场景,或是形容一种高雅、和谐的氛围。
“凤鸣鹤唳”的来源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左传》中提到“凤鸣于天,鹤唳于云”,意在描绘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象征着贤良淑德的人才和美好的治理环境。这一成语常用于描述国家有贤君,社会安定的局面。
该成语可以用于多种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凤和鹤都是祥瑞、高贵的象征。凤鸣鹤唳不仅体现了对美好声响的向往,更是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降低,但在一些正式场合仍然适用,表达对人才和美好环境的向往。
“凤鸣鹤唳”给人一种高雅、和谐的感觉,仿佛能听到那美妙的音声,联想到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这种情感反应使得人们在谈论理想、愿景时,能更好地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一次公司年会上,我曾用“凤鸣鹤唳”形容我们的团队,强调每个成员的优秀和团队的凝聚力,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赏。这让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表达团队协作精神时的有效性。
在月色朦胧的夜晚,凤鸣鹤唳的声音在空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传递着那些曾经辉煌的岁月。那时的梦想,如今依然在心中翱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 chorus of angels”,用来形容美妙的声音或和谐的场面。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相通的。
通过对“凤鸣鹤唳”的学,我更加深刻理解了这个成语的美好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灵活性。它不仅在日常交流中增添了文采,也在表达理想和愿景上具有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与思想。
《宋史·乐志十七》:“凤鸣鹤唳,和而成音。”
《旧唐书·音乐志三》:“凤鸣鹤唳,乐之盛也。”
《南史·文学传·刘勰》:“勰著《文心雕龙》,其《声律》篇云:‘凤鸣鹤唳,声自中和。’”
《晋书·文苑传·左思》:“思作赋时,吴、蜀已平,见前贤之是非,故凤鸣鹤唳,以寄其怀。”
《文选·左思·吴都赋》:“凤鸣鹤唳,声闻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