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4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0:56
成语“法无可贷”的字面意思是“法律没有可以宽恕的地方”,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基本含义则强调法律的严厉性和公正性,意味着在法律上没有任何可以被宽恕的情形。
“法无可贷”出自古代法律典籍,强调法律的严肃性和不可更改性。虽然具体的历史出处不详,但在**古代,法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类似的成语和说法反映了当时对法律的尊重和对公正的追求。
该成语适用于法律、道德、社会公正等领域。常见于法律文书、法庭辩论、政治演讲以及日常对话中。例如,在讨论某一法律案件时,可以说:“虽然他是个好人,但法无可贷,必须受到应有的处罚。”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古代,法律的严厉性和权威性被广泛认可,许多成语和谚语反映了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法治观念依然重要,但也常常面临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冲突,因此“法无可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引发争议。
该成语在我心中引发了一种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感。它提醒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法律的公正性都应当被维护。这样的想法让我在面对不公时,能够坚定地站在法律的一方。
在一次小组讨论中,我们讨论了关于社会公正的问题。借用“法无可贷”,我表达了对法律严格执行的支持,认为无论社会地位如何,法律都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人。
在一首小诗中:
法无可贷如山石,
公正无私似水流。
任你风浪多变幻,
终归正义常在手。
在西方语言中,有类似“Justice is blind”的说法,强调法律不偏不倚的特性。虽然文化背景不同,法治观念的核心理念却是相通的,反映了人类对公正的共同追求。
通过对“法无可贷”的学*,我更加理解了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加注重法律和道德的结合,增强了我的法治意识。
《清史稿·刑法志一》;“强盗分别法无可贷、情有可原,歼渠魁、赦胁从之义也。”
[马子畦]实属甘心从逆,~,应请即予就地正法,以昭炯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