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58:53
“外圆内方”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外面的形状是圆的,里面的形状是方的”。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外表或表面上看起来柔和、圆滑,但内心却有原则和底线,表现出一种外柔内刚的特质。
成语“外圆内方”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或文学出处,但它的构成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对“圆”和“方”这两种形状的象征意义的理解。圆通常代表着和谐、包容,而方则象征着刚正、坚守原则。这种对立的形态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在处世和为人处事中应有的智慧。
“外圆内方”可以广泛应用于以下几个场景: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外圆内方的理念与“中庸”思想相辅相成。这个成语强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保持灵活性与原则性。现代社会中,这种处事方式仍然适用,尤其是在商业和人际交往中,能够兼顾利益与和谐。
“外圆内方”这个成语带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深思熟虑的智慧与处世的机巧。它让我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同时又不失去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同事,他总是能在团队中保持友好温和的态度,但在重要决策时,他却能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让我想到了“外圆内方”的智慧,并激励我在类似情境中也能做到这样。
在一个小故事中,我可以描述一个小镇的市长,他外表和善,乐于助人,表面上总是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市民,但在涉及到市镇的规章制度时,他却毫不妥协,以确保小镇的利益不受损害。
在英语中,可以用“tough but fair”或“soft on the outside, tough on the insid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这些表达并不完全等同于“外圆内方”,但也传达了类似的处世哲学。
通过对“外圆内方”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现代社会中,灵活与坚定的平衡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自己的处事方式,以实现更好的沟通与合作。
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清史稿·文苑传·纪昀》:“昀为人外圆内方,文章议论,皆有条理。”
《明史·文苑传·杨慎》:“慎为人外圆内方,诗文皆有深意。”
《宋史·文苑传·苏轼》:“轼为人外圆内方,文章议论,皆有法度。”
《世说新语·言语》:“王夷甫外圆内方,言谈之间,不失其正。”
《后汉书·班彪传》:“彪为人外圆内方,能屈能伸。”
静女士时常想学慧的老练精干,学王女士的~,又能随和,又有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