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4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3:14:19
“救乱除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拯救混乱,消除暴力”。它主要指在社会动荡、治安不稳的情况下,通过采取措施来恢复秩序,消除暴力行为。基本含义上,它强调了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对暴力行为的反抗。
“救乱除暴”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出处,但可以理解为一种治国理政的理念,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社会安定和民众安全的追求。这一成语的构成字词常见于古代文献中,相关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平乱”与“除暴”的治理理念,尤其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往往需要通过“救乱除暴”的措施来稳定政权。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稳定被视为重要的治国理念。成语“救乱除暴”在历史上多次被引用,以强调国家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社会变迁,这一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恐怖袭击、社会等问题时,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救乱除暴”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危机时刻挺身而出的人们,无论是平民的自我保护还是执法者的果敢行动。这种情感常常激励我在面对困难时选择积极的态度,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逃避。
在我的生活中,曾有一次目睹邻里间的争执,情况一度升级。我想到了“救乱除暴”,主动介入调解,最终帮助双方达成了和解。这个经历让我体会到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设定一个边境小镇,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乱,镇上的年轻人们聚集在一起,决定以“救乱除暴”为目标,组织社区志愿者,帮助受害者,恢复镇子的安宁。
在英语中,可以用“restore order and eliminate violen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在许多文化中,维护社会秩序、消除暴力都是共同的主题,虽然具体的表达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救乱除暴”的学,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有助于我更好地进行表达和沟通。同时,它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冲突和混乱时,要勇于采取行动,追求和谐与稳定。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资治通鉴·汉纪》:“救乱除暴,以济时艰。”
《后汉书·光武帝纪》:“救乱除暴,以立中兴。”
《汉书·王莽传》:“救乱除暴,以定社稷。”
《史记·秦始皇本纪》:“救乱除暴,以安天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救乱除暴,天下之公义也。”
盖~,谓之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