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5:32:26
“禁暴诛乱”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禁止暴力,惩治乱象。它表达了政府或统治者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抑制暴力行为和惩罚扰乱社会安定的行为。
该成语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治国理念,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强调“礼”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提倡禁暴、制乱,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具体的文献出处较少,但可以在许多古代典籍中找到类似的治国方针。
“禁暴诛乱”常用于政治、法律、历史及社会讨论中。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公共演讲、政策倡导和法律条文中,常用来强调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讨论社会治安时,官员可能会提到“我们必须禁暴诛乱,以确保市民的安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秩序与和谐被视为重要的价值观。禁暴诛乱体现了对社会稳定的重视。在现代社会,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人们对该成语的理解也更加多元,既包括对暴力行为的直接反对,也包括对社会矛盾的调解与解决。
“禁暴诛乱”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对安全感的渴望。在面临社会动荡时,人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希望,恢复安宁。这种联想与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密切相关,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历过一起小区内的纠纷**。通过邻里之间的沟通与协商,最终成功化解了矛盾,恢复了小区的和谐氛围。这让我深刻理解到“禁暴诛乱”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诗歌:
在黑夜中潜行的风,
禁暴诛乱是心中所愿。
愿每一颗心都平静,
愿每片土地都安然。
在英语中,可以使用“maintain order and peac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对社会秩序和安定的重视。在其他文化中,类似概念也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普遍的追求和价值观。
通过对“禁暴诛乱”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社会治理的描述,更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期望与责任。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帮助我更好地表达思想,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禁暴诛乱,以正天下。”
《后汉书·光武帝纪》:“禁暴诛乱,以安百姓。”
《汉书·刑法志》:“禁暴诛乱,除天下之害。”
《史记·秦始皇本纪》:“禁暴诛乱,天下大定。”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禁暴诛乱,以靖国人。”
于是乎立之君,付之以生杀之权,使之~,抑顽恶而扶弱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