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9:4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24:36
“喜不自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高兴得无法自控”。它用来形容因为极度高兴而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基本含义是形容一种强烈的、无法控制的快乐情绪。
“喜不自禁”的来源并不特定于某一历史典故,但它体现了**文化中对情感表达的重视。许多古代文人常用类似的表达来形容心中强烈的情感。虽然没有直接的文献出处,成语的构成和意涵在古典文学中有广泛的体现。
“喜不自禁”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情感的表达被视为重要的社交礼仪。表达“喜不自禁”不仅体现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人际关系的亲密与互动。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快乐的情感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成语的使用依旧常见。
“喜不自禁”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毕业、升职或家庭团聚等。这种情感表达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也能让快乐的时刻更加生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收到了我最心仪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个瞬间我喜不自禁,几乎要和家人一起庆祝。这种强烈的快乐让我意识到“喜不自禁”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夕阳染红了天际,我坐在窗前,手捧着刚写好的诗篇,欣喜若狂,喜不自禁。那一刻,心中所有的快乐与期待都化作了字里行间的柔情。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overjoyed”或“beside oneself with joy”,虽然这些表达也传达出强烈的快乐情感,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频率上,可能与“喜不自禁”有所不同。在日常交流中,中文的成语更为简练而富有表现力。
通过对“喜不自禁”的学*,我深刻体会到情感在语言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它承载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在日常表达中,适当运用成语能够丰富语言,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你无聊不无聊?’石静看我兴高采烈喜不自禁的样儿嗔问。
《西游记》第二十回:“孙悟空得了金箍棒,喜不自禁,舞弄起来。”
《水浒传》第十回:“林冲见了,喜不自禁,连忙拜谢。”
《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中举,喜不自禁,拍手大笑。”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闻之,喜不自禁,遂与小倩为友。”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喜不自禁,忙把那书接过来。”
我已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