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24:52
“喜容可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喜悦的神情可以用手捧起”,形容人的喜悦之情非常明显,表现得十分生动。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人的快乐、愉悦之情十分显露,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出的极大欢喜。
“喜容可掬”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虽然成语本身可能并不直接出现在古文中,但其意境可以追溯到古诗词中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共鸣。
“喜容可掬”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喜容可掬”在**文化中体现了对欢乐情感的重视,常用于描绘节庆、团聚等场合。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特别是在亲友间的交流中,能够有效传递出快乐和祝福的感觉。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欢庆的场合,如生日聚会、婚礼等。它传达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能够激发人们内心的愉悦与温暖,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我的生活中,当我得知朋友成功晋升时,我用“喜容可掬”来形容他的表情。这个成语不仅准确表达了他的喜悦,也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生动。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花园里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笑声阵阵,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份快乐包围。此时此刻,喜容可掬的气氛让人陶醉,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eaming with joy”,都传达出一种喜悦的情感。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其所传达的情感内涵在不同文化中是相似的,反映出人类对快乐情绪的共同认知。
通过对“喜容可掬”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表达在传递情感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灵活地表达他人的喜悦心情。它提醒我在生活中关注和珍惜那些快乐的时刻,并与他人分享这一份喜悦。
又见韩夫人精神旺相,喜容可掬。
《警世通言》卷二十:“那人见了,喜容可掬,连忙起身相迎。”
《醒世恒言》卷三:“那妇人见了,喜容可掬,忙上前迎接。”
《聊斋志异·聂小倩》:“小倩见了宁采臣,喜容可掬,忙上前施礼。”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人见了,喜容可掬,连忙让进屋里坐。”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见了这般喜容可掬的样子,心中越发喜欢。”
雄信三十两银子,得了千里龙驹,捧着马价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