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5: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2:33
成语“弱不禁风”的字面意思是“软弱得连风都禁不住”。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或物非常脆弱,承受不了任何压力或打击,通常用来形容身体虚弱或意志不坚定。
“弱不禁风”源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弱不禁风,强不敌风”。这个成语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体现了古代哲学家对于人性、力量和脆弱的深刻思考。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广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脆弱与强大常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或处境。弱不禁风不仅可以用于描述身体的弱小,也常用来暗指心理上的脆弱。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竞争压力,许多人可能会感到“弱不禁风”,这种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脆弱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它传达出一种无助的感觉,也引发对关爱和支持的渴望。在交流中使用时,能够引起共鸣,表达对他人处境的理解与同情。
在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提到一个生病的朋友,形容他“弱不禁风”,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大家纷纷表示要多关心他。这个成语的使用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了朋友的脆弱状态。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自落,
弱不禁风恨无多。
一纸情书随风去,
愿君常记我心窝。
通过这样的表达,强调了情感的脆弱和时光的无情。
在英语中,“fragile”或“weak”可以与“弱不禁风”相对应,但其文化含义略有不同,通常不带有如此深厚的哲学意味。不同文化对脆弱的理解和表达也反映出各自的社会价值观。
通过对成语“弱不禁风”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理解成语的背后含义与使用情境,可以丰富我的表达,使我在语言学中更加自信和灵活。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脆弱与坚强的平衡,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努力变得更加强大。
乱波纷披已打岸,弱云狼藉不禁风。
《汉书·艺文志》:“然其文弱不禁风,不足以动人。”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不得泄,暴发于外,则为中害。其气乃多,其血乃少,故弱不禁风。”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侯弱不禁风,是以不能战。”
《聊斋志异·聂小倩》:“生见其弱不禁风,恐其不能自立。”
《红楼梦》第五回:“黛玉道:‘我这病弱不禁风,如何能去?’”
如果不参加劳动,也就会沾上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