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8:01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20:32:35
“弱不好弄”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说弱小的事物不容易被操控或处理。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些脆弱或者无力的状态,暗示对这些事物的处理需要特别的技巧、耐心或是不易。
该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追溯到对弱者的社会观察和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在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关注社会底层的生活,弱者的处境常常成为他们笔下的主题。类似的表达在文献中时有出现,揭示了对弱小事物的同情与理解。
“弱不好弄”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弱者常常被视为需要保护的对象。这个成语折射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理解,反映了社会对弱者的关注与责任。在现代社会,随着对人权与社会公正的重视,这个成语的使用也显得尤为重要。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理解。它提醒我在与他人交往时,特别是对待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要多一份耐心与同情。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人摔倒了,周围的人都没有上前帮忙,我意识到弱者确实不好弄。于是我主动上前扶起了他,并陪他等待救护车。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内涵。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风吹草低见牛羊,
弱不好弄心自伤。
小桥流水人家远,
愿为弱者多一长。
这首诗描绘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 "easy to manipulate" 或 "vulnerable." 这些表达在使用上与“弱不好弄”都有相似的意涵,强调脆弱事物的易受影响性。
通过对“弱不好弄”的学,我深刻理解到,在语言学中,成语不仅仅是词汇的积累,更是文化与社会的反映。它让我在表达上更加丰富,也让我在思考问题时更具深度。这个成语在提醒我们对待弱者时应有的态度上,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夷吾弱不好弄,能斗不过,长亦不改,不知其他。
才三岁便行,~;至五六岁,虽不能言,所为雅有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