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2: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23:21
“天诛地灭”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上施加惩罚,地上消灭一切”。它通常用来形容对坏人或不义之事的惩罚,表示天理昭彰,正义必将得到伸张。其基本含义是指对罪恶行为的彻底惩罚,强调了正义与道德的胜利。
“天诛地灭”的成语来源较为复杂,虽然没有确切的出处,但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说中,常常与对邪恶势力的惩罚和对正义的呼唤相关联。古代文学中,许多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主题,如《水浒传》中的许多情节就体现了这种观念。
“天诛地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一直是重要主题,尤其在历史和民间传说中,常常出现神灵或天命对坏人的惩罚。这种文化背景使得“天诛地灭”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更是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尽管法律取代了许多传统的惩罚方式,但这句话仍然在某些情况下被用于表达对法律正义的期待。
“天诛地灭”给人一种强烈的正义感,联想到对不法行为的愤慨和对正义的渴望。它激励人们追求公正,提醒人们在面对不公时不要沉默。这个成语也可能引发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比如对权力滥用和社会不公的关注。
在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同事因不当行为受到公司的处罚,这让我想到了“天诛地灭”。在一次聚会上,我提到这一成语,表达了对公司公正处理问题的赞赏,激励大家要遵守职业道德。
我尝试写一首小诗,融入“天诛地灭”:
黑云压城城欲摧,
恶徒作恶心难回。
正义之光照四海,
天诛地灭胜邪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justice will prevail”,意思是正义终将获胜。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传达了对正义的信仰和希望,反映了人类对道德的普遍追求。
通过对“天诛地灭”的分析,我深刻理解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体现。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关注社会正义,勇于发声,追求真理。这个成语的丰富内涵和使用场景让我对汉语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天诛地灭,非人力也。”
《后汉书·袁绍传》:“天诛地灭,非人力所能及。”
《汉书·王莽传下》:“天诛地灭,非人力也。”
《史记·项羽本纪》:“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之所废,谁敢兴之?天之所灭,谁敢存之?”
“人不为己,~”,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