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8:23:28
成语“天诱其衷”字面意思是“天(上天)引诱他的内心”,表达的是外界的力量(如命运、环境)对人的内心想法和情感的影响。基本含义上,它指的是人内心的情感、思想受到外界因素的引导或影响。
“天诱其衷”并不是一个历史上常见的成语。它可能源于古代哲学思想,尤其是道家和儒家对命运、环境与人的关系的探讨。在古代文献中,天常被视为一种超越人类意志的力量,能够影响个体的决策和情感。虽然没有明确的文学出处,但可以联想到与“天命”相关的思想。
在不同的语境中,成语“天诱其衷”可以用于描述个体在重大决策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角色内心的斗争和外部诱惑。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外部条件而改变了内心想法或情感,比如说:“他原本不想去,但天诱其衷,最终还是决定参加了聚会。”
在**文化中,天常常被视为一种命运的象征,人们相信命运或外部环境可以对个人的选择产生重大影响。这样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面对重大选择时,环境因素可能会改变个体的想法和行为。
“天诱其衷”给我一种无奈感,似乎暗示着人在决策时常常受制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让我联想到生活中的许多选择往往并不是出于内心的真正渴望,而是因为外界的压力或诱惑。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因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计划的情况。例如,我原本打算在周末待在家里学*,但看到朋友们去旅行的照片,内心深处的向往让我最终选择加入他们的行程,这让我体会到了“天诱其衷”的含义。
在夜空下,星星闪烁,月光洒在大地上,仿佛在对我低语。内心的渴望与现实的选择交织,天诱其衷,最终我选择了追寻那份久违的梦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命运之手”或“环境的影响”。在西方文化中,常有“我们是环境的产物”这种说法,强调外部环境如何塑造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通过对成语“天诱其衷”的学,我意识到外部环境对个体选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这种理解在日常交流中能够使我更加敏感地把握他人的情感和选择。
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降心以相从也。
《资治通鉴·唐纪》:“天诱其衷,以亡其国。” 意为天意引导其内心,导致国家灭亡。
《后汉书·袁绍传》:“天诱其衷,以败其众。” 意为天意引导其内心,导致其军队失败。
《汉书·王莽传》:“天诱其衷,以乱其国。” 意为天意引导其内心,导致国家混乱。
《史记·项羽本纪》:“天诱其衷,使不得全。” 意为天意引导其内心,使其不能保全。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诱其衷,成王陨命。” 意为天意引导其内心,导致成王丧命。
宋·沈作喆《寓简》第七卷:“古人谓事顺成而计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