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2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7:11:49
“和衷共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心意一致,共同努力”。它强调的是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精神。基本含义是指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去做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团结精神。
“和衷共济”出自《尚书·大禹谟》,原文是“和衷共济,庶民攸赖”。这句话强调的是治理国家时,君主和百姓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大家共同努力的重要性。成语中的“和衷”意指心思一致,“共济”则是指共同渡过难关。
“和衷共济”可以用于多个场合,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团结协作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在家庭、团队和国家层面。现代社会虽然个体主义盛行,但“和衷共济”依然在团队合作、社会和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和衷共济”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联想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共同克服困难的经历。这种精神在生活中能够激励人们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
在工作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我们通过定期会议和沟通,真正做到“和衷共济”,最终顺利完成了项目,深刻体会到团结的力量。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众志成城共济时,和衷共济战风霜。
携手共进无畏惧,团结力量战四方。
在英语中,“unity is strength”可以与“和衷共济”相对照,强调团结和合作的重要性。在其他文化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强调集体的力量,比如“团结就是力量”(在许多西方国家的**和政治口号中常见)。
通过对“和衷共济”的学*,我认识到团结合作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这不仅在语言表达中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在我个人生活和工作中提供了指导,让我更加重视团队的力量和共同努力的价值。
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明史·海瑞传》:“海瑞与徐阶和衷共济,以正朝纲。”
《宋史·岳飞传》:“岳飞与张俊和衷共济,以抗金兵。”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与班固和衷共济,以成《汉书》。”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虞卿和衷共济,以成其志。”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和衷共济,以成大事。”
他见了启事便跑到书店里来,谈了些~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