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0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0 16:46:47
“合衷共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其中,“合衷”意为心意一致,“共济”意为共同帮助、支持。整体而言,该成语强调团结合作,携手共进的精神。
“合衷共济”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文中提到“合众之心,即为合衷;共济之力,即为共济”。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面对困难时,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历史上常用于表达集体行动和合作的必要性。
“合衷共济”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合衷共济”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强调集体主义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团队合作、危机应对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这一成语仍然适用,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的精神。
“合衷共济”让我联想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尤其是在面对挑战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克难关的场景。这种情感能够激励人心,让我们更加珍视合作与团结。
在我参与志愿活动时,我们团队面临着许多困难,但大家都表现出合衷共济的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任务。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团结的重要性。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描绘:
风雨同舟共济行,
合衷之心永不倾。
携手共渡艰难路,
团结奋进展宏图。
在英语中,类似于“合衷共济”的表达可以是“pull together”,强调团结合作的意义。在西方文化中,团体合作同样被视为成功的重要因素,尽管表达的方式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
通过对“合衷共济”的深入学*,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一成语。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强化了我对合作精神的理解和重视。
进步党亦感两党提携之必要,故遇事胥能合衷共济。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与邓禹合衷共济,以定河北。”
《后汉书·班超传》:“超与大将军窦宪合衷共济,以平西域。”
《汉书·王莽传上》:“莽与太皇太后合衷共济,以定天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虞卿合衷共济,以谋赵。”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齐侯、晋侯合衷共济,以救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