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0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43:11
“盘踞要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盘踞”指的是盘旋而居、占据,而“要津”则指的是重要的水路、交通要道。整体而言,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势力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通常暗示着对该地的控制和影响力。
“盘踞”一词最早可追溯至古代文献,表示一种长期占据的状态。“要津”则多用于形容重要的交通枢纽或战略位置。在历史上,许多国家和城池都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成为争夺的焦点,成语的形成与这些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盘踞要津”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历史上,许多朝代的兴衰与对重要交通要道的控制密切相关。因此,“盘踞要津”不仅具有战略意义,也蕴含着对权力和资源的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该成语的使用也延伸到了商业、科技等领域。
提到“盘踞要津”,往往会联想到权力、控制以及竞争带来的紧张感。这种情感反应可以引发对社会竞争和地缘政治的思考,也让人联想起历史上那些因控制要地而兴衰的国家和人物。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个团队在项目中“盘踞要津”的情况。我们的小组在整个项目中承担了关键的任务,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感受到这种责任和压力的同时,也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古老的山谷中,众多部落盘踞要津,每一个部落都在为资源而战。就在这时,一位智者提出了一个和平的方案,让各部落共同守护这片土地,最终实现了和谐共处。
在英语中,可以用“hold a strategic position”或“control a key point”来表达类似的意思。虽然意思相近,但文化背景和使用*惯可能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文化中,强调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影响力,而在**文化中,更注重集体和历史的传承。
通过对“盘踞要津”的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地理、权力和资源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表达能力,也让我在思考社会现象时,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它在语言学*中起到了激发思维和表达的双重作用。
今观安石汲引亲党,盘踞要津,挤排异己。
嘉靖中年,有一位大奸臣,乘时得志,~,秉政二十余年,害得明朝元气,剥削殆尽,几乎亡国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