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1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2:17:14
成语“洋洋盈耳”的字面意思是“洋洋”指的是声音响亮、充满的样子,而“盈耳”则意味着声音充满耳朵。整体来看,它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声音洪亮,或是言辞恳切,常用于形容某种声音或话语的丰富与动人。
“洋洋盈耳”出自《庄子·外物》。原文中提到,声音如同水波般荡漾,给人以强烈的感受。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声音的细腻观察和感受,强调声音的充沛和影响力。
该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绘美妙的音乐、动人的演讲或是激昂的言辞。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声音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某个观点表达得非常有力。在演讲中,使用“洋洋盈耳”可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传统文化中,声音和音乐被视为情感的表达方式,能够引起共鸣。成语“洋洋盈耳”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尤其是在音乐、演讲、传媒等领域,强调声音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洋洋盈耳”这一成语给我带来了一种强烈的感官体验,仿佛能感受到声音的波动和情感的传递。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激动人心的音乐会或是感人至深的演讲。
在一次朋友的婚礼上,我用“洋洋盈耳”来形容婚礼上的祝福声,表达了那种温馨而动人的氛围,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幸福的声音。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月光如水洒窗前,洋洋盈耳诉心声, 轻风拂柳低语语,夜色如梦愿未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music to my ears”,同样传达了对于美好声音的欣赏和愉悦。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声音对情感的影响。
通过对“洋洋盈耳”的学*,我意识到声音在沟通和表达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关注和欣赏声音的美妙。在日常交流中,灵活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文选·左思·吴都赋》:“其奏乐也,则木石润色,金石和谐,洋洋盈耳,动人心魄。”
《文选·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粲风飞而猋竖,郁云起乎翰林,洋洋盈耳,斯为美矣。”
《文选·潘岳·笙赋》:“乐声发而尽室欢,妙音奏而满堂笑,洋洋盈耳,岂不美哉!”
《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