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5:40
“瘦骨嶙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身体非常瘦,骨骼突出,给人一种消瘦的感觉。它通常用来形容人或动物的瘦弱状态,强调身体的骨骼清晰可见,给人一种苍老或病态的印象。
“瘦骨嶙峋”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兵车行》中,诗中描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百姓的困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人因饥饿、疾病或长期劳累而变得极其瘦弱的状态。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在**文化中,身体的肥瘦常常与健康、富裕等社会地位相联系。瘦骨嶙峋的形象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描述,更反映了社会问题、心理状态及生活条件等多层次的含义。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美的观念的变化,瘦骨嶙峋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的健康指征。
“瘦骨嶙峋”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伤和同情,联想到社会的无奈和个体的苦难。它不仅是对身体状态的描述,还引发对人际关系、社会责任感的思考。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一位老奶奶,她由于生活条件差,身体十分瘦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与她交谈时,感受到了她的坚韧与乐观,尽管外表瘦骨嶙峋,但她的内心却是如此强大。
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在街头看到了一位瘦骨嶙峋的流浪者,他的目光中透着无助与期盼。我不禁想起了那句成语,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沉默,唯有寒风在呼啸,提醒着我们那些被遗忘的灵魂。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skin and bones”,用来形容极其瘦弱的人。不过,这个表达在文化背景上可能没有“瘦骨嶙峋”那么强烈的负面情感色彩,更多的是一种状态的描述。
通过对“瘦骨嶙峋”的学,我深刻理解了语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描述身体状态的同时,也让我反思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关怀。在我的语言学中,这样的成语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处境。
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这次,这只~的黑狗的干嗥竟然使形神枯槁的老马也竖了一下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