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4-07-31 04:25:45
“瘦骨如柴”是一个形容人非常瘦弱的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人的骨头像柴火一样瘦,暗示着极度的消瘦和虚弱。通常用来描述因疾病、饥饿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身体状况,给人以脆弱和无力的印象。
“瘦骨如柴”出自《古今小说》,原文提到一个人因病而瘦得如同柴火一般。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人对健康和体态的重视,同时也暗示了社会对身体体型的看法。历史上,瘦弱常常与贫穷或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得这个成语在描述人物状态时,具有较强的负面色彩。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例如:
同义成语:
反义成语:
“瘦骨如柴”在**文化中,往往与对健康的重视和对营养的关注相连。现代社会对身体健康和形象的关注,使得这一成语在描述体态时,常常引发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同时,在社会问题上,如饥荒、疾病等,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引发人们的同情心和关注。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负面情感,令人联想到痛苦、无助和悲惨的境遇。在表达时,使用它可以引发对某种不幸的共鸣,激发人们的同情心。
在生活中,曾见过一位因长期重病而瘦弱的老人,身体瘦骨如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脆弱的状态让我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和锻炼。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秋风萧瑟,叶落纷飞,
他坐在路边,瘦骨如柴。
往日的辉煌,已随风散去,
只剩下孤影,渐渐消逝。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skin and bones”,同样描述一个人极度瘦弱的状态。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了对瘦弱体态的共通理解,关注身体健康和营养的主题。
通过对“瘦骨如柴”的深入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中丰富了形象和情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健康、营养和人类脆弱性的关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得交流更加深入和细腻。
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我千辛万苦,有甚疑猜。可不道我脸儿黄~。